(学名:Tamarix chinensis Lour.),别名垂丝柳,西河柳,西湖柳、红柳、阴柳,柽柳科柽柳属。
叶鲜绿色,从生木质化生长枝上生出的绿色营养枝上的叶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卵形,稍开展,先端尖,基部背面有龙骨状隆起,常呈薄膜质;每年开花两、三次。每年春季开花,总状花序侧生在生木质化的小枝上,花大而少,较稀疏而纤弱点垂,小枝亦下倾;花瓣5,粉红色,通常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稀倒卵形,果时宿存;花盘5裂,裂片先端圆或微凹,紫红色,肉质;夏、秋季开花;总状花序,较春生者细,生于当年生幼枝顶端,组成顶生大圆锥花序,花瓣粉红色,花期4-9月。
野生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北部)、安徽(北部)等省;栽培于中国东部至西南部各省区。日本、美国也有栽培。
其耐高温和严寒;为喜光树种,不耐遮荫。能耐烈日曝晒,耐干又耐水湿,抗风又耐碱土,能在含盐量1%的重盐碱地上生长。萌芽力强,耐修剪和刈割;生长较快。
常被栽种为庭园观赏植物。
柽柳枝条细柔,姿态婆娑,开花如红蓼,颇为美观。在庭院中可作绿篱用,适于就水滨、池畔、桥头、河岸、堤防植之。街道公路之沿河流者,其列树如以柽柳植之,则淡烟疏树,绿荫垂条,别具风格。
柽柳是可以生长在荒漠、河滩或盐碱地等恶劣环境中的顽强植物,是最能适应干旱沙漠和滨海盐土生存、防风固沙、改造盐碱地、绿化环境的优良树种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