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育 部 办 公 厅
 教就业厅函 
 〔
 2025
 〕
 11 
 号
 教育部办公厅等七部门关于联合开展
 2025 
 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
 促就业 
 “
 国聘行动
 ”
 的通知
 各省
 、
 自治区
 、
 直辖市教育厅 
 (
 教委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
 局
 )、
 国资委
 、
 团委
 、
 妇联
 、
 工商联
 、
 总台地方总站
 ,
 各计划单
 列市教育局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国资委
 、
 团委
 、
 妇联
 、
 工商
 联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
 国资委
 、
 团委
 、
 妇联
 、
 工商联
 ,
 各中央企业
 ,
 部属各高等学校
 、
 部省合建
 各高等学校
 :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
 、
 三中全会精神
 ,
 认真
 贯彻落实党中央
 、
 国务院决策部署
 ,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基础
 ,
 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就业引领作用和民营
 企业在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
 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
 、
 提升就业
 质量
 ,
 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
 ,
 按照 
 《
 中共
 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
 》
 部署要求
 ,
 教育部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国务院国资委
 、
 共青
 团中央
 、
 全国妇联
 、
 全国工商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决定联合开
 展 
 2025 
 年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促就业 
 “
 国聘行动
 ”。
 现就有
 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
 、
 活动时间
 2025 
 年 
 3 
 月
 —
 8 
 月
 二
 、
 活动主题
 奋发有为
 ·
 国聘行动
 三
 、
 对象范围
 2025 
 届普通高校毕业生
 ,
 2023 
 届
 、
 2024 
 届离校未就业毕业
 生等重点群体
 。
 四
 、
 工作安排
 (
 一
 )
 深入挖掘就业岗位
 '
 各地各单位要加力落实就业优先
 政策
 ,
 准确把握当前就业面临的风险挑战
 ,
 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
 业作为民生头等大事
 ,
 明确目标任务
 、
 细化工作措施
 、
 增强工作
 合力
 ,
 聚焦重点产业和人才需求量大的区域和领域
 ,
 深入挖掘就
 业岗位
 。
 强化数字赋能
 ,
 积极搭建用人单位和高校互联互通
 、
 访
 企拓岗
 、
 洽谈对接的平台
 ,
 推进线上线下一体服务
 ,
 全面提升就
 业服务质量
 。
 鼓励各地组织优质用人单位开展跨区域招聘引才活
 动
 ,
 深化校地
 、
 校企合作
 ,
 提升岗位利用率和访企拓岗的实效
 性
 ,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动 
 “
 青年就业驿站
 ”
 加入国聘行动就业
 促进活动
 ,
 为毕业生跨区域求职就业提供短期住宿和就业指导等
 公益服务
 。
 — 
 2 
 —
 (
 二
 )
 集中发布就业信息
 '
 各地各单位要鼓励
 、
 支持
 、
 引导
 各类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 
 “
 国聘行动
 ”
 促就业活动
 。
 各用人单位
 要自觉遵守行业规范
 ,
 依法依规发布用人需求
 ,
 明确招聘条件和
 招聘人数
 ,
 在国聘招聘平台
 、
 中智招聘平台
 、
 国家大学生就业服
 务平台
 、
 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
 、
 中国公共招聘网
 、
 高校毕业生就
 业服务平台
 、
 团团微就业
 、
 全联人才在线
 、
 中国妇女人才网等线
 上平台
 ,
 设置活动专栏
 ,
 集中发布岗位信息
 ,
 持续举办各类行业
 性
 、
 区域性专场招聘活动
 。
 有关招聘平台要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
 为用人单位招聘
 、
 毕业生求职提供精准的岗位匹配推送服务
 。
 (
 三
 )
 开展 
 “
 国聘行动
 +
 ”
 宣传推介活动
 '
 结合毕业生就业需
 求
 ,
 创新 
 “
 国聘行动
 ”
 开展方式
 ,
 具备条件的地方
 、
 高校和企业
 用人单位
 ,
 可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等融媒体宣传渠道
 ,
 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招聘宣传
 ,
 鼓励将线下活动通过联动直播等
 形式扩大宣传范围
 ,
 全面提升宣讲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
 各地
 各单位要充分发挥协同优势
 ,
 以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
 建设现代
 化产业体系为导向
 ,
 结合引才政策发布
 、
 招才引智等活动
 ,
 组织
 区域性
 、
 行业性
 、
 联盟性
 、
 主题性的融媒体招聘活动
 ,
 持续扩大
 “
 国聘行动
 ”
 促就业合力
 。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和民
 营企业在稳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
 带动各类用人单位积极参与
 ,
 扩
 大就业容量
 。
 (
 四
 )
 加强毕业生就业观念教育引导
 。
 各地各高校要把就业
 教育作为全员
 、
 全过程
 、
 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内容
 ,
 积极动员高校
 — 
 3 
 —
 毕业生参与 
 “
 国聘行动
 ”
 推出的就业指导主题活动
 ,
 引导毕业生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
 、
 职业观
 、
 就业观
 ,
 营造 
 “
 职业无贵贱
 ,
 劳动
 受尊重
 ”、“
 三百六十行
 ,
 行行出状元
 ”、“
 基层就业
 ,
 同样出彩
 ”
 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
 激励高校毕业生到新疆
 、
 西藏等西
 部地区就业
 ,
 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重点领域
 、
 重点行业
 、
 城乡基
 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
 ,
 以择业新观念打开就业新天地
 。
 五
 、
 工作要求
 (
 一
 )
 加强组织领导
 '
 教育部门和高校要认真落实做好 
 2025
 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要求
 ,
 及时推送 
 “
 国聘行
 动
 ”
 促就业活动信息
 ,
 组织动员高校毕业生积极参与
 ,
 为用人单
 位开展线上线下校园招聘活动提供便利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
 要认真组织动员广大用人单位
 、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
 人力资源服
 务产业园积极参加
 ,
 开发优质就业岗位
 ,
 创新服务方式
 ,
 拓宽服
 务内容
 ,
 规范市场秩序
 ,
 营造公平就业环境
 。
 国资部门要指导所
 监管企业充分发掘岗位资源
 ,
 以市场化手段发挥稳岗促就业示范
 带动作用
 。
 共青团组织要发挥密切联系青年优势
 ,
 动员更多的青
 年求职者和企业家等参与 
 “
 国聘行动
 ”
 促就业
 。
 妇联组织要从加
 强就业指导
 、
 挖掘就业岗位
 、
 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
 ,
 组织女
 企业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
 帮助更多女性实现就业
 。
 工商联组织
 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 
 “
 国聘行动
 ” ,
 围绕重点领域
 、
 重
 点行业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引才专项活动
 ,
 汇聚更多岗位资源
 ,
 帮
 助更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顺利就业
 。
 — 
 4 
 —
 (
 二
 )
 严格招聘审查
 '
 各地各单位要加强对招聘信息的审核
 ,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严格审查招聘单位资质和招聘信息真实性
 、
 合
 法性
 ,
 严厉打击虚假招聘
 。
 要加强对招聘流程的监管
 ,
 扎实做好
 劳动权益保障
 ,
 依法查处招聘过程中的虚假
 、
 欺诈和就业歧视等
 违法违规行为
 。
 要按照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考条件
 ,
 确定学历层
 次
 ,
 不得将毕业院校
 、
 国 
 (
 境
 )
 外学习经历
 、
 学习方式 
 (
 全日制
 和非全日制
 )、
 本单位实习期限等作为限制性条件
 。
 要加强对个
 人信息的保护
 ,
 杜绝泄露求职者信息等情况
 。
 各招聘平台要加强
 事前提示
 、
 事后监管
 ,
 尤其是对招聘企业资料的真实性
 、
 合法性
 应审尽审
 ,
 做好招聘信息审核把关和动态监督
 。
 (
 三
 )
 做好宣传总结
 '
 各地要认真做好 
 “
 国聘行动
 ”
 宣传工
 作
 ,
 运用新闻媒体
 、
 网络平台等渠道
 ,
 广泛宣传促进高校毕业生
 等重点群体就业的政策措施
 、
 典型经验做法和毕业生投身重点领
 域
 、
 重点行业
 、
 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的典型事迹
 ,
 积极营
 造良好就业环境
 。
 要及时掌握工作进度成效
 ,
 定期汇总招聘数
 据
 ,
 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
 ,
 有关典型经验和做法及时报教育部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
 国务院国资委
 、
 共青团中央
 、
 全国妇联和
 全国工商联
 。
 附件
 :“
 国聘行动
 ”
 招聘平台及联系方式
 — 
 5 
 —
 教育部办公厅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 国务院国资委办公厅
 共青团中央办公厅 
 全国妇联办公厅
 全国工商联办公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
 2025 
 年 
 4 
 月 
 14 
 日
 (
 此页无正文
 )
 — 
 6 
 —
 (
 此件主动公开
 )
 部内发送
 :
 有关部领导
 ,
 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 
 2025 
 年 
 4 
 月 
 21 
 日印发